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
【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相关文章:
- 1为受灾群众送去“冬日暖阳” 全国各级个私协会为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超2亿元
- 2近4.3万亿元 上半年险资其他投资金额创新高
- 3发改委:加大金融机构对有效投资的支持力度
- 410家央企年内试点员工持股 专家称改革步伐可加快
- 5两市下跌 汽车零部件板块逆势上涨
- 6跨月后资金回暖空间仍待观察
- 7人民币“两价”频现背离 稳定仍是基调
- 8资金持续流入 新兴市场债券获投资者青睐
- 9光遇飞翔季第三任务全流程详解 快速通关技巧与关键步骤分享
- 10金融类资产并购成触礁密集区
- 11沪指半日涨0.03% 公共交通板块活跃
- 12人民币中间价大跌难改汇率宽幅震荡 持续走弱料难现
- 13140.6万人次!宁波这些地方,火热!预测今天更火
- 14合伙人计划“解放”中国独立理财顾问
- 15网贷资金存管门槛陡增 P2P捆绑银行营销受限
- 16商务部:6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82.1亿
- 17铁路宁波站部分高铁,临时停运!
- 18信托收益率七年来首次跌入“6时代”
- 1国家通报!赶紧删,很多人手机里有!
- 2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发绿色债券受追捧 拟再在华发债
- 3网贷监管政策出炉:定位信息中介 个人最高借100万
- 46月底已备案私募基金32355只 认缴规模6.83万亿
- 5宁波国企,正在招聘
- 6人民币汇率区间震荡走势料延续
- 7基金子公司杠杆几千倍 技术含量较低不转型不行
- 8配置压力有增无减 期债迭创新高
- 9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 10沪指涨0.16%冲击3100点未果 次新股全面爆发
- 11上周两市新增投资者31.63万环比增7.1%
- 12专家:“最严”信披是互金自律发展“第一步”
- 13六安这“两项补贴”标准提高
- 14发改委:加大金融机构对有效投资的支持力度
- 15信托收益率七年来首次跌入“6时代”
- 16央行表态是否意味着短期不会再“降准”?
- 17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
- 18深交所五天三发捉妖令 三封监管函直指题材炒作